周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古老、国祚最为悠久的朝代之一。它的兴起源于灭商的战争股票配资实盘有哪些平台,而最终却被自己分封出去的诸侯国所灭亡,这一历史进程令人感叹不已。那么,周朝究竟是怎么从辉煌走向衰败的呢?
最初,周朝的崛起靠的是西伯侯姬昌。武王姬发继位后,励精图治,逐渐在关中地区积累起了一支强大的精锐部队,这支部队被称为“西六师”,每个师大约三千人,整个部队不到两万人的精锐力量为周朝的建立打下了坚实基础。这些精锐就像努尔哈赤建立的八旗铁骑一样,西周的“西六师”也是以其骁勇善战而闻名。凭借这支力量,武王姬发最终成功灭掉了商朝,开创了西周的盛世。
随着武王去世,周朝的继位君主仍然保持着较强的统治力。周成王和周康王均是英明的君主,王朝的初期通常是充满活力和斗志的,因为前几代君主还记得建立王朝时的艰辛,因此他们力求稳固政权,努力发展国力。为了增强周朝的军事实力,成王和康王也建立了成周八师,这支由八个三千人组成的部队使周王室所掌控的军队规模达到了约四万多人,组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之一。这支军队不仅数量庞大,而且是经过长期战斗训练的百战精锐,足以横扫天下,震慑周围的蛮夷部落。
展开剩余78%然而,周朝的体制是分封制,也就是说,周朝的统治模式是通过将领土分配给诸侯来扩展势力。最初,周王室的势力非常强大,经济也相对富庶,而这些分封出去的诸侯国则比较弱小,还依赖着周王室的支持和管理。周朝的分封制本是为了确保政权的稳定,然而随着时间推移,王室与诸侯的关系逐渐疏远。起初,周王室与诸侯之间有着亲密的关系,许多诸侯都是立下赫赫战功的大臣或王室子弟,彼此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亲情与关系逐渐被功利所取代,变得越来越淡漠。
周朝的第一个重大危机出现在西六师的覆灭。周康王之后,周昭王继位,他是一位有野心的君主。昭王一度带领西六师征讨南方的楚国,并且取得了初步的胜利,巩固了周王室的威信。但在第二次征讨时,周昭王中了楚国的计谋。在渡过汉江时,昭王带领的西六师所乘的船只发生了严重故障,整个部队几乎被淹没,西六师的精锐几乎全军覆没,昭王也在此次事件中丧命。这是一次极其严重的军事灾难,曾经骁勇善战的西六师就这样在水灾中丧失了所有战斗力,周朝失去了其最强的精锐力量。
接下来的危机是成周八师的覆灭。西六师的消失使得周王室依赖的主要军事力量只剩下了八个师。此时的周穆王仍然拥有强大的军队,尽管失去了西六师,但依然能够应对周围的诸侯国。然而,周穆王因不断进行外征,极大地扩张了西周的疆域。在这个过程中,成周八师的战斗力逐渐下降,尤其是在周穆王长期的征战下,军队的消耗极为严重。尽管事后周王室对西六师和成周八师进行了补充,但其战斗力已无法与成康之治时的周朝军队相比。
进入周厉王时期,周朝的局势愈加严峻。周厉王虽然也意识到军队战斗力的下滑,并尝试进行军事改革,但他的改革未能如愿。周厉王决定通过继续分封来进行土地和资源的再分配,然而这一举措激怒了许多贵族和大臣,导致了大规模的社会不满。最终,周厉王因改革过于急功近且触动了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被国人暴动赶进了深山。此时,周朝的国家已经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
在此后的“共和时代”,周公和召公共同执政,代理国君职务,西周进入了无君的时代。尽管一部分人对这个时期的执政表示褒奖,但实际上,西周的国力已经大幅度衰退。由于权力的移交,王室的资源逐渐转移给了地方贵族,结果这些贵族不仅瓜分了周朝的财富,也削弱了周王室的中央集权。而西六师也被这些贵族逐步消耗完毕,失去了其曾经的荣耀。
周宣王继位后,意识到王室的资源已经被榨取一空,他决定将王室重心转移到东部的洛邑。但即便如此,贵族们依然在偷偷瓜分资源,王室的权力依旧难以恢复。周宣王后期由于多次的军事失败,成周八师的战斗力最终也彻底瓦解。在他的晚年,贵族的力量进一步膨胀,几乎完全脱离了中央王室的控制。
到了周幽王时代,周朝彻底陷入了动荡之中。一次西戎的入侵直接导致了周幽王的死亡,朝廷的控制力也彻底丧失。周幽王死后,周平王继位,他认为镐京已经没有希望,于是决定将都城迁至洛阳。西周也因此进入了东周时期。周平王在位期间虽然想恢复周王室的威信,但他的无能加上诸侯对中央政权的漠视,使得王室权力更加削弱。周平王死后,洛阳的军队也被诸侯瓜分殆尽,最终导致周朝彻底衰落。
总的来说,周朝的衰败可归因于其分封制的弊端。起初,分封制为周朝带来了强大的政治基础和军事力量,但随着贵族势力的膨胀和王室控制力的逐渐丧失,分封制反而成为了周朝灭亡的根源。周朝的经验给后来的王朝敲响了警钟,许多后来的朝代都在加强中央集权,避免重蹈周朝的覆辙。
发布于:天津市